[ 更换 ]
惠州兼职信息网 - 全国专业的网络兼职信息网站 副业交流群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复读狂人”唐尚珺|面孔

唐尚 狂人

大象新闻记者 关新耀

“咔嚓”,34岁高考复读生唐尚珺将手机对准眼前的漓江竹筏按下拍摄键。拍摄,是唐尚珺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他读书之余的兼职时刻。

7月4日,刚填报志愿不久,身在广西桂林的唐尚珺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兼职+散心”,而上一条视频是他公布填报志愿的消息。

漓江竹筏,江中碧水萦回,奇峰倒影,不经意间,这些都成了他手机里的一道风景。

白T恤、戴眼镜,瘦高个……

34岁了,唐尚珺的眼神还透露出高中生的样子。

今年2月,唐尚珺发文称再战100天,证实他第15次参加高考。6月6日,高考倒计时1天。​​

“是离开的时候了 ——永远的18!”

6月9日,唐尚珺终于鼓起勇气,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离开的对象,是他曾复读14年的高中生涯。

唐尚珺曾怀着一个“清华梦”,为此,自2010年起,他在广西各地瞒着家人进行了漫长的复读。对于他来说,清华大学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终点线是考到更高的分数。

2019年时,他考过高分645分,不如意时,他只考了300多分。

这17年来,唐尚珺像在“坐过山车”。

【复读】

高中,唐尚珺读了17年,仅高三,他就读了15年。

其实,“高四”并非唐尚珺首次复读。

唐尚珺第一次复读时间是2005年,多读了一年初三,用他自己的话讲是源于一场“怪病”。

好友何汉立直言,唐尚珺在人生十字路口多次被命运捉弄,从他初中生病错过中考,开启人生第一次补习,就注定了今后的沉浮。

初三中考前一个月,唐尚珺开始头晕,医生也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

因为这场怪病,唐尚珺没法参加中考,就连毕业照片也没机会拍。这些在何汉立看来是一种遗憾。

就这样,何汉立读了高中,唐尚珺经反复咨询,他读了“初四”,开始人生第一次复读。此后,何汉立与唐尚珺还保持着联系,在当时通信不发达的情况下,两人仅限于书信来往。

复读一年后,唐尚珺考上钦州最好的高中——钦州二中后,听老师说,进入钦州二中,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372分,只够读一个专科学校,不仅他不满意,就连父母,也高兴不起来。

2010年,唐尚珺第一次复读,他下决心努力,考出一个满意的分数,但每到高考,他总是无法考出满意的分数。

2016年是一个改变,这一年,他高考分第一次超出600分,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这一年,他决定结束复读,去北京入学。在好友何汉立的纪录片《高十》中,唐尚珺一早到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来到医院看望生病的父亲,并将多年复读的事告知了家人,得到谅解。

【执念】

唐尚珺一次次复读,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考上清华大学。

1988年,唐尚珺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的一个小山村,交通不便。

唐尚珺有3个姐姐、1个哥哥,父亲此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后因计划生育一直务农,母亲不太识字。

当唐尚珺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他曾听父亲讲过一个邻村学生考上清华大学的故事。那人毕业后,不仅衣锦还乡,还有很好的事业与生活,更是为自己的家乡修了一条路,这样的事情在唐尚珺看来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在老家,他也常听大人对小孩说,“让老祖宗保佑你考上清华大学”。

从父亲处,他也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这些场景深深刻在了唐尚珺的心里,虽然当时他对清华、对大学没有任何概念,但确定“考上清华”是一种荣耀。

除了邻村人考上清华大学的故事外,2014年,钦州二中同班复读生吴善柳考上清华大学的故事也深刻影响着他。

那一年,唐尚珺“高八”,复习的第五个年头,相比以前成绩提升不少,573分(当年照顾分10分),比一本线高出53分,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但他没打算去。

在何汉立的纪录片《高十》中,面对镜头,唐尚珺直言早在应届生的时候,就听过吴善柳,但同班那一年,几乎在班里见不到吴善柳本人。

为了清华大学,吴善柳一次次复读,放弃过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众多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和唐尚珺同班时,吴善柳已经32岁。

高考出分后,32岁的吴善柳夺取了钦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一消息,唐尚珺还是从班上QQ群得知的。

他再一次从吴善柳考上清华大学中受到鼓舞,他的目标也变得更清晰,那就是除了清华,其他的学校都不考虑。

【谎言】

“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也一定是谎言。”这是2010年央视春晚小品《一句话的事儿》中的台词。

对于唐尚珺而言,复读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圆一个又一个谎言。他曾一度给家人谎称在外地打工,实际他多年来辗转广西各地一直在复读。

2009年,高考不如意后,唐尚珺进行了第一次复读,但他2010年高考考了405分,还是没过二本线。

家人不同意他再复读,他选了南宁一所专科学校。临走前,父亲给他准备了5000元学费,还有每个月1000元的生活费。

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唐尚珺直言“我在学校逛了一下,跟我想象的差距太大了,学校食堂和宿舍都很小,跟高中没区别,我打退堂鼓了。”他下了一个决定:再复读一年,决定回钦州二中。但这个决定他没有告知家人。

2013年,按照时间推理,唐尚珺应该大学毕业了,在何汉立所拍的纪录片《高十》中,他也的确是这么说的。他谎称在一家叫“顺丰”的公司工作,一个月工资1600元。事实上他拿着家人给的大学学费,一直在钦州二中复读,每年成绩都有所进步。

《高十》主要拍摄的就是这一年——他是家人眼里的“打工人”。

2014年1月24日,离春节还有6天,学校开始放寒假,唐尚珺穿着红色冲锋衣也打算回老家。

唐尚珺很注意细节,回家,他连书本都不敢带一本。

从钦州的超市简单买些水果回家,他会丢掉印有“钦州湾大道82号”的塑料袋,因为“远在南宁的他”没法解释怎么在钦州买的东西。

直到2016年,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后,唐尚珺才有勇气拿着通知书,将复读一事告诉家人。

唐尚珺的名字还出现在学校的光荣榜上。这次他决定不在复读,准备去北京上学。纪录片《高十》中,唐尚珺拿到通知书后,便去了医院看望癌症晚期的父亲。

此时,唐尚珺才将多年的谎言和盘托出,看着手中的通知书,父母并没有惊喜和意外,很平静的在看。

“心情很高兴,虽然瞒了我这么多年,他的毅力很值得敬佩。”面对镜头,唐尚珺父亲并未表露出病痛。

这一年,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趟北京,为了省钱,他们买了卧铺,23个小时到北京。来中国政法大学门前打卡拍照,看了北京天安门,坐地铁爬长城,吃了北京的小吃。

【争议】

复读14年以来,唐尚珺身上有两个争议点。

一个是占用学校招生名额,一个是奖学金。

2016年8月,原本唐尚珺决定去中国政法大学读书,也申请了助学贷款。但在开学前,他在高中班级微信群里看到一条信息后,又犹豫了。

信息是广西某中学的“补习班招兵”。

学校开出这样的条件,“高考达600分以上的考生来我校补习,只要在我校报名参加高考,即可享受一次性奖励10万元;学校全免学费、住宿费,并提供一套公寓式住房居住;每人每月生活费1500元。”

如果第二年考上清北,一次性奖励60万元。

唐尚珺从未获得过多次多的奖金,625分的成绩,符合这里的招生要求。他选择领取奖金,隐瞒家人继续复读。领取的奖金,一部分钱用于自己生活开支,一部分给父亲看病买药。

后来几年复读,唐尚珺辗转于广西几所奖学金丰厚的民办高中,3万、5万元的都有,每个月生活费不低于1000元,联考成绩优秀,还能有几百元奖励。

但唐尚珺不认同为了奖金复读的说法。

他说,除了2016年去某中学和2022年考上上海交大,获得的这两次奖金比较可观外,中间几年的奖金只是基本够生活开销。当时选择了拿学校的奖金,也是在亲情和个人前途面前,选择了亲情,这钱可以给父亲治病,选择复读,还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2014年起,唐尚珺的成绩提升很大,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等名校录取。其中,2019年,唐尚珺考出了自己最高的一次成绩——645分,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

即便被多次被名校录取,但要么是专业不符,要么是没考出理想状态,要么是想再冲一冲,唐尚珺依旧执着于复读。

对于外界传闻,唐尚珺并不认可占用名校名额和为了奖金复读的说法。正如他认同吴善柳一直选择复读一样,他的理由也是清华大学。

“当初填这些志愿是更多是验证自己正在进步。”唐尚珺说,没有奖金的时候我也去打工自费补习,其实每年平均下来的奖金,基本够生活。领取奖金也能让他更加专注,另外家有老母,唐尚珺也希望能给她一些物质上的支持,百善孝为先,这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挣扎】

唐尚珺的一次次复读,在何汉立看来,并非是他所愿。

在他唐尚珺的社交软件上,标注“未在适当的年纪做该做的事,非执意为之,只后知后觉”。

其实,这些年来,唐尚珺并非没有思考过,他曾多次表露出内心。

“我发现我走错路了。”2014年年初,在拍摄纪录片《高十》的过程中,陷入复读旋涡的唐尚珺说,自己不应该回头那么多次。

“现在我觉得考大学没有很重要,跟家人在一起也很重要啊。”面对镜头,唐尚珺说出内心话。

2021年6月28日,唐尚珺在个人微博发文称“唐一直想改变自己的现状,有如今看来还很不切实力的想法,我一直以为,为所想,即便付出多一点,也心甘情愿。”

微博中,唐尚珺承认接触到的东西太少,认知太狭隘。“是偏执,当初不知人生可以有很多的路。以为自己可以,经历之后,才发现有些事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以为你十五分钟可以完成一件事,结果这件事花了二十几分钟,甚至无法完成。唯一欣慰的是,自己拼过,即便不可以,也无遗憾!”他这样描述自己。

2022年这一年,他高考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录取,并多次在个人微博上晒出录取通知书。

当年9月2日,在微博中,唐尚珺再次在微博中袒露心声:

若问我:今日的生活是否是你想要,现在回想是否后悔。诚然,现在的生活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窘迫境地。犹如困在泥潭中,抬起一只脚,另一只脚又陷入更深。我如何不想脱身。迈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开始。做过的事,走过的路,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一路走来,不觉已十余载,也会感慨唏嘘,此间奋斗,认识到个人能力的局限,非努力可以。

……

倘又问:是否仍执意于清华,生活唯高考?现今情况已非昨日,昨日尚可心中只为梦想。但今日有更多的牵挂,放不下,舍不得。心中最愧对乃老母。虽老母身体尚稳健……

“当初没有人引导,我走了很多弯路,也养成很多坏毛病,都是在自己摸索着前行。我不甘如此,我试图改变,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当有所收获,已是经年。总之,人要为自己的明天拼搏奋斗,但梦想之路不止一条。我后知后觉,可也无悔!” 2022年10月1日,唐尚珺再次发声。

【纪录片】

每年高考季到来之前,总有各地的高三复读班班主任陆续找到何汉立。他们希望在班上播放纪录片《高十》。

2016年,跟拍三年后,3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高十》上映,唐尚珺受到公众关注。

“唐尚珺一直想出来,但很多事情,让他无法跳出这个漩涡。”何汉立说。

拍摄主要时间是2014年过年期间,在纪录片中,唐尚珺直言“从初中到高中到现在,补习都一直为它(大学)奋斗,家里不知道我在干什么,还以为我去读大学了。”

在镜头面前,他经常会拿起那把吉他,自弹自唱Beyond的《海阔天空》。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刹那恍惚……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有你与我……

“我想起以前这几年经过的一些很困难的事,很困难的时候,都没有人知道我是干什么的,除了你。我是拿上大学的学费来这里,我有时候很愧疚,他们在家里不是两个辛苦能够形容的,他们在家里拼命的干活,就只为供着我一个人去读书。”唐尚珺对何汉立说起心里话。

唐尚珺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姐姐以前对他说“读书的话穿运动服”,而现在工作了,应该注意点穿着,因此,那年回家过年前,唐尚珺就买了一件衣服穿了回去,显得成熟一点,有工作的样子。

这一年,家人并不知道唐尚珺还在读书,母亲便催促“抓紧娶老婆,快30多岁的人,对人家姑娘不能挑三拣四的”。

在母亲眼中,唐尚珺大学毕业后,在电脑公司工作,每个月1600元工资,包吃不包住,“一千多块钱不够吃的。我供他读书有成,由他自己找工作了。我又不叫他回来种甘蔗。”

唐尚珺是个孝顺的人,他给母亲500元钱,骗她说是辛苦钱,但自己开学后的生活开支,还没着落。

初五散年饭,唐尚珺喝醉了,但又似乎是清醒的。

“心中的梦想,它老手驱使我去做那些事,那些事你懂的,我本来是打算只做一年,做一两年,三四年,做了五年了,很多人不懂我做什么,很多人都不懂,就你懂了。”唐尚珺时而轻声说,他现在都怀疑“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真的,小时候被“蒙”了很久。

“为了那句话,我反悔了现在,现在没有路可以走了,我就尽力往前走了,以前说非要考什么大学啊,现在我想想也不是,小时候可能被他们那个思想灌输坏了,其实很多路可以走的,但是现在我不能回头了,我只能再走一段就要结束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但是结果都会比以前好很多。”唐尚珺说,现在喝醉了,但是很多人挣扎了一辈子都挣扎不出这个圈,农村这个圈很多人讨厌在这里呆着。

后来,何汉立觉得最初上映的纪录片不足以完全展现唐尚珺的状态,2022年9月1日,纪录片《高十》76分钟完整版在网络平台上映,里面增加了小学同学阿二的生活和对话。

【对话】

大象新闻记者:2010年起,唐尚珺在广西各地瞒着家人进行了漫长的复读。2016年告诉父母,为何选择这一年告诉父母?

唐尚珺:2016年是个关键的节点,那一年分数考的相对不错,第一次上了六百分。那一年也发生了重大变故,我父亲诊断出肺癌晚期,医生说时间只有三个月,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没有必要再隐瞒,是高速父母真相的时候了,这样他们会高兴,也会放心。

大象新闻记者:瞒着父母那些年,你都如何度过的?内心怕他们说吗?家里主动提出去你“工作的地方”找过你吗?

唐尚珺:瞒着家里的那些年,那时候的内心无法用语言形容,接近是纠结矛盾,用一个慌去圆另一个慌。就是让父母不替我担心,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因为家里很忙,家里是没有想法,也没有时间去看我“工作的地方”,正常情况,村里都难得有时间去一趟县里。

大象新闻记者:纪录片《高考十年》是您初中同学何汉立跟拍3年完成的,你看过几次这个纪录片?如何评价这部纪录片?

唐尚珺:纪录片我看过三次,第一次是首播,第二次是我父亲去世一周年,第三次是完整版在腾讯上线。这个纪录片真切纪录了那里面的心路历程,也留下父亲的音容笑貌,这个映像我觉得对我和我的家人都很有意义。

大象新闻记者:你说“今年认清现实,自己没有那个实力”,怎么看透的?跟广西的高考改革有关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唐尚珺:2016以前成绩每年都在提升,16以后这几年,遇到了瓶颈,成绩基本就在六百一二徘徊。我意识到短期是很难再有突破;另外母亲也老了,考虑家人。我得暂时放下梦想,或者以另外的方式去实现,所以决定迈出新的一步。另外我也想去体验一下新的生活,毕竟我在高中待的确实是太久了。

大象新闻记者:你接受采访时表示“说不定工作了再继续我的想法”,你为啥对清华这么热爱?

唐尚珺:这句话开玩笑的。也许我会通过考研这样的方式去实现。这样更加现实,也更加有意义。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但是我当初认知局限性,只认为通过高考才能去实现。

大象新闻记者:2016年,你被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你还带着父母去了北京,入了学,后来父亲重病,你选择退学,领取几万元奖金为父亲治病。当时怎么考虑的?后悔吗?

唐尚珺:当时我看到了奖励,确实心动。原因:一,父亲病重,家境本就贫寒,回来我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为家里出自己的一份力。二,当时我个人境况很窘迫,曾经我去广东打工两个多月,只赚到四千多块钱,还被坑了。所以回来某种程度上也能解决一部分大学生活费的问题。三还想为梦想拼一把。

大象新闻记者:为实现你的清华梦,这十几年,身边的人都结婚工作生子,你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尤其是对家庭方面缺失很多,你怎么看待?

唐尚珺:人生之路,见仁见智。不一定非得怎么怎么样,不一定什么样的年纪必须做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是世俗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人生几十春秋,我们终都不会想的明白。我想,不辜负家人,不辜负自己,无怨无悔即可。

大象新闻记者:你经常假期去打工,都做过哪些零工?有没有难忘的事?

唐尚珺:暑假打工,一是看到工厂打工的不容易,打工人的辛苦,打工人的无奈。我也切身体会到了。;和好友汉立去兼职,做摄助,仿佛又回到初中时欢乐时光。很开心。

大象新闻记者:退一万步来说,如果被满意的大学录取,但是专业被调剂,你有啥打算?

唐尚珺:调剂了,看专业,如果能接受那就读下去,不然争取换专业。

大象新闻记者:对正在高中拼搏的学子或者希望通过改变命运的学子,有哪些话要说?

唐尚珺:学子应该多接触了解外界信息,实现梦想的路径不知只有一条;奋斗不一定能让你如愿,但会让你的人生更好;说易行难,很多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真正去做,并持之以恒之人寥寥无几;养成好习惯,多运动,积极乐观,笑对成败。

【高考时间轴】

2009年,唐尚珺参加了人生第一场高考,他只考了372分。

2010年,第二次高考,唐尚珺考了405分,还是没过二本。

2011年,他考了475分。

2012年,505分,过二本了,他想冲一本。

2013年,数据缺失

2014年,在何汉立住的出租屋里,唐尚珺查了高考成绩,573分。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但没打算去。

2015年,考了587分,被吉林大学录取,没有去。

2016年,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2017年,570分,被厦门大学录取。

2018年,619分,被广西大学录取。

2019年,645分,被重庆大学录取。

2020年,619分。

2021年,591分,被广西大学土木专业录取。

2022年,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录取。

2023年,594分。

相关知识

相关内容

惠州市微信群

惠州市微信群微信群覆盖惠州市各地区:龙门县 惠东县 博罗县 惠阳区 惠城区惠州市兼职微信群,数量244个。有网络兼职群、企业兼职群、大学生兼职群等。惠州市创业交流微信群,数量213个。涵盖食品、养殖、种植、投资、理财、股票基金等惠州市商家信···

惠城最多!惠州7县区人口数据公布!

2010~2020年,惠州常住人口从4597002人增加到6042852人,增加了1445850人,人口实现全域增长,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将近350万人。继昨日广东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后,今天,惠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发布,从六个方面反···

陈斯任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在东莞法院系统工作28年

10月30日上午,惠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了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提请任命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报告》,任命陈斯为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会议审议了惠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提请···

惠州市筑牢基层坚强阵地 打造党群温馨家园

来源:惠州日报-惠州新闻网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相约党群·凝聚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参观暨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惠城区江北街道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群服务中心观看惠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题党课。惠阳区永湖镇党群服务中心联合···

电诈警情同比下降24.93%,惠州公安通报“八大专项行动”战果

10月28日,惠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开展“八大专项行动”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通报。自今年四月开展“八大专项行动”以来,惠州公安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摆在首位,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

2023年训师技能提升培训班

9月9日至10日,建行惠州市分行举办2023年内训师技能提升培训班暨教师节主题活动。来自市建行各条线部门、各支行内训师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9月9日上午,培训班正式开班,建行惠州市分行综合管理部总经理钟善华做开班讲话,向全分行拼搏在教育···

惠州也出现新型蟹卡诈骗!一市民差点被骗

近日,微博话题“孙艺洲称疑遭新型蟹卡诈骗"冲上热搜第一,惠州一市民也遇到相似情况。市民张女士近日收到一快递,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张大闸蟹兑换卡和一封自称某购物平台的信。信中称,为回馈用户赠送大闸蟹兑换卡,可以线上扫码进行提货。张女士:“快递名···

李志毅:坚守特殊教育26载 用心用情呵护“折翼天使”

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小众群体,他们面对的是身体或心智有缺陷的特殊儿童,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与辛酸,贡献与知晓度有着极大反差。他们就是特殊教育老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来认识一位从事特殊教育26年、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惠···

惠州近7万名初三考生明日中考,考试工作准备就绪

2022年惠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下称“惠州中考”)将于6月26日至28日举行,69996名初三考生将参加7个文化科目的考试。6月26日上午为初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生物),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作为中考录取依据。今年,惠州中考文化科目···

惠州“质量伴我行”赛事落幕,TCL王牌、宇新化工等企业获奖

经过近一个多月的甄选,9月26日,由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惠州市质量协会承办的惠州市2023年全国质量月“质量伴我行”赛事暨诚信教育活动在惠州市天安数码城-科创公园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全市50多家候选企业代表到场观摩,2000余位质量工作···

惠州鑫航人力暑假工盘点:高中、大学生利用暑假赚钱的9种方式

今年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高考结束了,高考放榜了,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熊孩子们都放暑假了。很多人就会问:“大学生、高中生怎么找份暑期工?”“怎么能给家里的大学生、高中生找份暑期工?”“怎么能趁暑假的时段,赚熊孩子的钱?”……那今天我们就来···

支援抗疫!惠州侨界捐款120万元、口罩34万个

近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自疫情发生以来,惠州市侨联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奋力团结凝聚侨界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截至2月19日,惠州侨界累计捐款120余万元,物资折···

惠州市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托管机构应当坚持门口有人值班,外来人员审查登记,配备必要的警棍、钢叉等安防器材;应安排专人接送托管学生,保障学生放学后到托管机构及托管后返校途中的安全;不得开设全日制班招收中小学生及幼儿……昨日,《惠州市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占道、卫生差、安全隐患……惠州夜摊经济面临经营和管理难题

下午4时多,天空依然热浪滚滚,惠州惠城区水口鹿江沥湿地公园周边,摊贩们已经把车停在路边,从车尾厢里熟练地拿出小推车,将一箱箱原材料,搬到这个小广场上。夜幕下,惠州市区数十个类似鹿江沥湿地公园周边这样的夜市点灯火通明,人流涌动。夜间,惠州的“···

又见刷单诈骗?惠州仲恺一事主被骗6万余元

  2021年12月24日13时许  辖区派出所接到报警  位于仲恺某企业的文女士刷单被诈骗6万余元  接警后  民警立即展开调查  据文女士来派出所自述  2021年12月07日,文女士在“伊对”上认识了一个叫王某的人,双方聊得不错,对方···

为何野泳?惠州市民称泳池票价高,南都记者走访多家游泳场所

为什么会选择野泳,而不去游泳馆?有市民表示,游泳馆价格比较高、水质相对不干净,是自己野泳的主要原因。惠州市区游泳馆是否真的如此?连日来,南都记者走访惠州部分游泳场所,包括极动恒温游泳馆、万林湖恒温泳池、多田健身室内恒温游泳池、滨江公园水上乐···

惠州4所高职院校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进入6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季迎来尾声。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创新高,达909万人,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相较于同龄人在职场上的激烈竞争,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下称“惠州工职院”)动物医学专业2018级学生植美霞的求职之路显得格外顺利:去年8月面试进···

抓10人!惠州:随意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会被抓!

  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严重。要切实增强开展“断卡”行动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最高1000万元!快来申报惠州市科技人才(团队)项目

  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豪伟 通讯员吴秀敏)科技人才(团队)来惠创新创业将给予经费资助!记者7月19日从惠州市科技局获悉,2023年度惠州市科技人才(团队)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这是我市首次针对科技人才(团队)项目予以组织申报,用人单位可于···

人事快讯!钟伟宁当选惠州市总工会主席,黄辉当选常务副主席

5月9日,惠州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会议任务后顺利闭幕。在当日下午召开的惠州市总工会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钟伟宁当选惠州市总工会主席。大会选举前,各代表团对各候选人进行了充分讨论、酝酿。经全体会议依法选举,钟伟宁当选惠···